科学家宋应星生平事迹简介
宋应星是生活在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下面是我为你搜集科学家宋应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科学家宋应星简介
宋应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长庚,出生在现今的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农业和 手工 业领域的生产实践,他因此查阅和 收集 了有关这方面的众多资料,这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还编写了许多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了不同的 学科 和领域,当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天工开物》。
宋应星在上私塾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才能,小小年纪便过目不忘,吟诗作画都不在话下。但是命运并不会就这样一帆风顺下去。宋应星在虽然曾经两次考取过举人,但在后来参加会试的时候确是连考五次都没有取得 成功 。或许在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可能高中了,因此便断绝了考取功名的念头。
但是上帝在关闭一扇窗的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宋应星从此便找了一份老师的工作,一边教书授课,一边对农业,手工业等领域进行充分研究,留下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著作。宋应星在详细研究中国数千年来所相传下来和使用的农业或手工业方面的知识基础上,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按照不同的分类把他们记录了下来。
这些方面的著作包括《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此外在思想方面,他的论述和探讨也是非常深入的,因为长期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因此他非常反对那些神怪迷信的说法,并认为一切理论要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来,也就是要有事实作为依据。他的这种思想在 科技 并不发达的古代是非常超前和另类的,但是确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理论。宋应星丰富的著作和伟大的思想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科学家,他对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将永远名载史册。
宋应星的 故事
我们勤劳而勇敢的中华民族曾经取得过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无论是在科技,经济还是 文化 方面,我们都曾经领先于整个世界。在那些创造过惊人成就的人当中,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位。他在 自然 科学和人文领域都取得过惊人惊叹的成绩,而由他所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珍贵财富。
宋应星的命运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小时候也被家里人教导要努力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他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但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在先后两次考取了乡试的情况下,他参加之后的会试确是输得一败涂地。或许是他被打击得灰心丧气了,在第五次考取会试失败之后,他便立下了永不参加科举考试的 决定 。
科举这条路走不通,他便把其余的时间都用在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和技术上。他常常深入农田和纺织妇女家中实地考察他们的生产情况,因此得到了***手的资料。另外他还大量翻阅前人所留下的史书典籍,并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对典籍上的内容加以甄别。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他写下了《天工开物》这本巨著。而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书也使他轰动一时,至今仍然被许多人所推崇和查阅。宋应星能够写出旷世巨作靠的并不是他的聪明才智,而是他日复一日地观察和思考。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通往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东西了。
宋应星纪念馆
宋应星是生活在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他是一个在农业,手工业和自然科学领域都有突出贡献的大学者。尤其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内容详实,资料丰富,是一部 百科 全书式的巨著。此外,在思想方面,他坚决反对神怪迷信说,而认为应该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概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馆。
宋应星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位于他的故乡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是为了永远铭记这位做出杰出功绩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 传统文化 ,让青少年接受良好的科普 教育 。该馆始建于1983年,经过四年的紧张建设之后,于1987年正式对外开放。历经二十多年的时间,已经接待了近千万人次来此馆参观。此馆现在已经成为了江西省十大名人馆之一,同时也是江西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宋应星纪念馆的具***置在狮山大道的中段,整座建筑是仿园林式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十二亩,有三幢殿堂式的建筑组成。馆内有宋应星的雕像和他的著作,也有能够让游人亲自动手体验宋应星提出的操作方法的仪器。
在2003年的时候,由于园林的场馆面积较小,条件一般,不能充分展示宋应星的研究成果,因此便另选新址,建造了一座面积更大,功能更多的新场馆,让游客在充分感受到他的伟大研究成果之外,也展示了中华科学技术的发展 历史 和过程。可以说是兼具了科普教育功能和休闲 娱乐 功能两者为一体的全新场馆。
猜你喜欢:
1. 世界最长的书
2. 蔡伦发明了什么东西的
3. 中国古代科技常识
4. 明朝的历史贡献介绍
5. 古代最重要的工艺百科全书
6. 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历史
7. 世界上存在的最长的书
宋应星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出生于江西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博物学家,其代表著作是《天工开物》。
他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记录与研究,收集了丰富的农学和博物学资料。他的著作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其中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是中国明末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 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
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 个字, 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
宋应星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宋应星(1587年—?),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今奉新县宋埠公社牌楼生产队)人。举人出身,明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年)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7]。以后还做过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隶亳州知州。[1]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
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
2021年5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中国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宋应星(Song Yingxing)为八个地貌地名之一。
宋应星是什么朝代的人物?有什么成就?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工开物》这本著作里.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宋应星的人物生平?
宋应星别名宋长庚,是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代表作有《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等,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百科全书式著作《天工开物》。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应星在家乡散文私塾中开始认族叔宋国祚做老师,在这之后在新建举人邓良知门下做学生。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奉新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年出版***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江西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宋应星任期未满,辞官归里。
崇祯十六年***1643年***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政权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权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
隆武二年***1646年***,宋应升***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著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宋应星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宋应星是什么朝代的?
宋应星是明朝的。
宋应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长庚,出生在现今的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
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他因此查阅和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众多资料,这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还编写了许多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了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当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天工开物》。
自然
宋应星对于那些鬼怪迷信之说给予坚决驳斥, 主张对事物的考察要用“试见”和“试验”的方法。如他对麦子的开花就进行过仔细观察,作出了“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的科学几结论’而对未经自己亲自检验的事物和现象,往往持谨慎保留的态度。
值得称道的是,宋应星在学术上对自己要求极严,有高尚的科学美德。在《天工开物》的初稿中,包含有“观象”和“乐律”二卷,是作者专门论述天象观测和音乐韵律的,可是在《天工开物》正式刊行时,作者将上述两卷抽了出来。宋应星自认为这两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宋应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宋应星天工开物、宋应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