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五德始终说 、五德始终说中秦对应
2023-04-07 02:33  浏览:31

五德始终是谁提出的

五德终始,亦称五德转移。

古代以五行生克原理解释王朝兴废更替的历史理论。

一、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认为土、木、金、火、水五德相克,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循环不已。历代王朝各占一德,每一王朝兴起时克服代表前一德的王朝,衰落时被代表后一德的王朝取代。每一德兴盛时,天必显现某种征兆以示下民。代表该德而兴的帝王便依天的示意,制定符合该德性质的政事、服色等制度。

据说“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效法)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吕氏春秋·应同》)其中所说黄帝、夏、商、周制度依据五行性质而定,系出于虚构。秦统一中国后,齐人奏“终始五德之运”,“始皇采用之”(《史记·封禅书》),实行了水德制度。

二、五行相生的五德转移说。

刘歆(前50年-23年),字子骏,后改名刘秀,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经学家刘向的儿子。

刘歆认为五行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不已。历史上每一王朝代表的一行为前一王朝代表的一行所生。《三统历》由此说出发,以木德配太昊,以火德配炎帝,以土德配黄帝,以金德配少昊,以水德配颛顼;又以木德配帝喾,以火德配唐尧,以土德配虞帝,以金德配夏禹,以水德配商汤(《汉书·律历志》)。

何为“五德始终说”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认为秦属于正统朝代,改汉正朔为土德(因土克水),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德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1][2]。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五德终始说

    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末年齐人邹

发表评论
0评